中国古代的织锦是什么面料,丝织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有“其价如金”之说_天天报资讯


(相关资料图)

织锦是以经过练染的熟蚕彩丝织出图纹的多重多彩提花丝织品,是丝织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有“其价如金”之说。有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两种,称作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交织,纬线用一色,经线用多色,由经线织的花纹,图案的特点,是同一纹样、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由于经锦比纬锦织造工艺简单,六朝以前的织锦主要是经锦。纬锦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是单色,纬线是多色。纬锦较经锦有许多优点,如不受织机限制,可根据花纹需要任意选择不同颜色的彩纬;众多彩纬可以逐一穿入梭口,用筘打紧,既不会混乱纠缠,也不会过松,花纹清晰。

由于纬锦比经锦色彩丰富,所以隋唐时期一出现就逐渐取代了经锦。不同地区生产的织锦具有不同的特色,有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杭州织锦以及少数民族的黎锦、壮锦、傣锦、瑶锦、侗锦、苗锦、土家锦等。大多采用传统提花工艺和木制花楼织机,有些织锦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宋锦、土家族织锦采用通经断纬工艺,即分段调换彩色纬线,使色彩更加丰富,杭锦采用铁制提花机。中国在西周时期已有织锦。例如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铜剑上粘附有纬丝显花的纬二重锦,经密70根厘米,纬密20x 2根厘米,显花的纬丝浮长3~4毫米。织锦的织造组织复杂,色彩丰富,西周时期能生产出这种大提花织物,说明当时纺织工艺已趋成熟。

战国时期的织锦,如湖南长沙左家塘战国墓中出土的深棕地红黄色菱纹锦、褐地红黄色矩纹锦、朱条暗花龙凤纹锦、褐地双色方格纹锦、褐地几何填花燕纹锦等,色彩均较鲜艳,为战国早期织锦的代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塔形纹锦、十字菱形纹锦、凤凫几何纹锦、舞人动物纹锦等。从出土实物来看,战国织锦在西周二重经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图案突破了商周时期简单的几何纹,出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复杂的新纹饰,常常以多种几何纹为骨架,内填龙、凤、瑞兽,组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呈现出总体整齐,而细部丰富、活泼的特点。显花的经线打破了只有二色的局限,出现了三色或三色以上的显花经线,锦面呈竖条状花纹,色彩显得丰富。

如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凫几何纹锦,即是三色二重经锦,其纬线是明纬与夹纬两组,明纬与表、底经交织,夹纬夹在表、底经之间,不起交织作用,但可避免表、底经色彩错乱,保障花纹的清晰,同时增加织物的厚度和挺括感。汉代织锦发达。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有绀地绛红鸣鸟纹锦、香色地红茱萸纹锦、隐花八角星纹锦、红几何纹绒圈锦等,新疆尼雅精绝国遗址出土有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手套、鸡鸣枕、菱纹锦女袜、藏青地织锦被、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等。吐鲁番、楼兰、民丰等地也出土过风格相同的汉锦,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望四海为国庆锦、长乐明光锦、鱼蛙纹锦、登高明望四海锦等。

从已见的汉锦看,图案纹饰更为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题材上,一部分仍为战国时期流行的龙凤虎豹、瑞兽飞禽以及舞人、几何纹等图案,但在表现形式上并不一味追求对称、规矩,而是更加流动、活泼。最具特色的是在图案上大量使用吉语和铭文,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千秋万岁”,再配以云气、辟邪、瑞兽等,代表了秦汉时期人们迎祥祈福、崇信升仙的思想。织锦色彩在东汉时期有了明显进步,除二色、三色外,发展到五色以上。采用经线分区的排色方法,每区有三种不同色彩,并用白色和地经作为每区花纹的勾边和嵌织吉祥文字。多以墨绿、深棕、藏青等深颜色作地色,纹、地色彩对比鲜明,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织锦的结构仍是经显花经二重夹纬平纹组织。比较突出的是绒圈锦,这是汉代首创。三国时四川蜀锦成为主流。隋唐早期织锦仍是经显花的经锦,组织结构、花纹形式、构图手法上与南北朝时期完全相同,但稍后这种单一的经纬组织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经显花夹纬经二重21经面斜纹组织。斜纹组织是对平纹组织的发展,因交组点减少,能充分显示丝织物的光泽。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绿地团花锦枕顶、大联珠鹿纹锦覆面、大联珠立鸟纹锦等,都有明显的斜纹效应。将经显花夹纬经二重结构做九十度回转,使经纬线互易即成纬显花夹经纬二重平纹或斜纹组织,表、里纬排列比为1:1的两色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

如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红地团花锦小半臂料,即为纬显花夹经纬二重三枚韦面斜纹组织。此外,唐代织锦中还出现了双面锦,属于双层风通组织,表、底各为一色,表经、表纬与里经、里纬按1:1排列,各自织平纹,依需要在花纹边缘处作表、里换层易色,织物的花、地中间呈相通的中空状态。如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菱格柿蒂纹双面锦,用表底两种经纬在花纹边缘接结换层,正反花纹一致,只是纹地色彩互易,形成双层平纹织锦。隋唐织锦利用对比色表现花纹,色调明快,仍以纹经分区循环排列,但每一区的彩条加宽,纹经加多,由原来的二色、三色一个彩条,增至四色、五色一个,从整体上更显丰富。纬锦出现以后,色彩不受限制,体现出富丽堂皇的气派。

纹饰图案既有传统的动植物,又有许多新形式,流行宝相花、牡丹花、莲花、忍冬纹、联珠纹飞鸟等实物写生图案。北宋宫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彩锦名目达百余种。宋初,部分织锦沿用唐代初创的纬显花夹经斜纹或平纹组织,如新疆阿拉尔出土的北宋织锦为正面12纬面斜纹,背面21经面斜纹,彩纬显花夹经组织。再一种正、背面斜纹结构和斜向都相同,属同面纬二重夹经组织,起花方法有两种,一为彩纬显花,另一种为妆彩织局部花纹,色彩更显丰富。宋代织锦到后期几乎都是纬显花夹经斜纹组织。宋锦与蜀锦的亲缘关系,在花纹图案上有较多反映,如联珠纹等时有发现。

苏州瑞光塔出土的黄地孔雀宝相花锦,两只半开屏的孔雀相对飞翔,宝相花星十字状作骨架,间饰朵云;还有苏州云岩寺塔出:土的黄地朵云瑞花锦,其纹饰图案都可看出与唐代风格的承继关系。还有一种为小朵花、小团花作散点式四方连续图案。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大量生产织金锦的时代,宫廷设立织染局、织染提举司,机构庞大,集中了大批优秀工匠。明清两代织锦生产集中在江苏南京、苏州,除了官府的织锦局外,民间作坊也蓬勃兴起,形成江南织锦生产的繁荣时期。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