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新研究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对中风的一级预防没有作用,反而会增加38%的脑出血风险。(*一级预防:没病的人预防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有病的人预防疾病变重,降低死亡率)
“神药”阿司匹林又翻车了?心血管疾病患者还能安心吃吗?
(资料图片)
阿司匹林为何被称为“神药”?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今天的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素有万能药、“大力丸”之称。除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止痛以外,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壁上一般长有斑块,当斑块脱落或破裂,血小板就会聚集,本是为了止血,却好心帮了倒忙,聚集的血小板和其他物质形成了血栓,反而把血管堵死了,也就发生了心梗、中风这样的危重事件。
而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因此能一定程度上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梗、脑梗等疾病。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消耗阿司匹林约5万吨,合阿司匹林药片1200-5000亿片。网上甚至流传着“人过四十,床头三宝(一杯水、一根针、一瓶阿司匹林)”的说法,可见阿司匹林在生活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JAMA子刊:不是人人都要吃阿司匹林
多年以来,中老年人常被建议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预防卒中发作。但是,阿司匹林易导致胃肠道反应,最大威胁是脑出血,其益处和风险存在诸多争议。
图源:JAMA Network Open
今年7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Low-Dose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Stroke and Intracerebral Bleeding in Healthy Older People "的研究。该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且对降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收效甚微。
研究团队调查了19114名受试者(年龄均在65岁及以上)中风和颅内出血的发病率,研究时间平均为5年。这些受试者在研究之初都没有中风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病史。研究人员让近一半受试者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并给另一半提供安慰剂。
结果显示,在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受试者中,有1.5%的人在研究期间出现了缺血性中风,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1.7%。如果进一步根据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和种族等来分析数据,结果依然如此。
相反,研究人员发现,服用阿司匹林的受试者中,有1.1%的人经历过大脑内部或周围出血,而安慰剂组中则仅有0.8%的人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表明相比于安慰剂,阿司匹林并没有明显降低受试者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反而可能增加脑出血(出血性中风及其他原因)的风险。
“中风”小科普:
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是两种不同原因的中风。
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流出的血液在脑中形成血肿,压迫脑细胞导致脑细胞死亡;而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堵塞了,血液回流不上去导致大脑细胞因为缺血、缺氧而死亡。
研究指出,阿司匹林不适于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即预防卒中的首次发作,容易发生头部外伤(跌倒风险高)的老人,使用阿司匹林时更应谨慎。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规范用药?
上述研究仅针对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人,至于本来就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降低他们中风的风险。《中国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中高危险人群应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包括:
男性 ≥ 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 (血压控制到 < 150/90mmHg) 、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 (BMI ≥ 28kg/m )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 < 55岁、女 < 65岁发病史)、吸烟。
以上7条因素,如果有3种或者以上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需要重点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风险。
根据最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面临或经历着药物有效率低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大量数据表明,心血管疾病用药的有效率偏低,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其实,“三高”完全不用盲目试药,精准的基因检测可以助力精准有效的用药。
华大基因(300676)针对“三高”人群推出用药基因检测,一次性全检48种常用药物(28种高血压、7种高血脂、13种糖尿病药物)。让用药者更全面了解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药品,才能最大程度减轻药物副作用,发挥最大药效。
检测流程也很简单,购买产品后,可按说明书自行采集口咽拭子,回寄样本后15个工作日就能在手机上查报告,足不出户、轻松搞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