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作者:张纯如【美】
(资料图)
出版信息:中信出版社/谭春霞 焦国林 译
字数:332页,万字
豆瓣评分:分/9537人评价
分类:历史
感想:看完本书,特别是最后附录上当时被屠杀的照片,我恨当时国民党军的懦弱退缩,我更恨当时日本人的暴行罪恶,我惋惜惨遭蹂躏杀害的中国同胞,我感谢当时外国有人对中国人民一定程度的保护,我也更无奈当时中国实力的衰弱。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尊严。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更如此。唯有自强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2、本书内容
日本民族历史:
千年社会制度是通过不断征战确定并社会分层的,崇尚武士道精神,主张奉献给国家,多年混战形成幕府政治,家族成为幕府家族,首领叫做幕府将军。
1853年,被美国侵略后要求日本对外开放,日本意识到当时的落后,逐渐推翻幕府统治,开始学习西方进行变革,史称“明治维新”,从封建国家转为现代国家。但因为是岛国,资源有限,开始国家团结一致,叠加武士刀精神,对外掠夺,祈求超越西方国家。
掠夺第一阶段是侵略朝鲜,让朝鲜成为中国和日本共同的附属国。之后借口与中国开战,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开始第一阶段的飞跃,出口大于进口,经济起飞,史称“黄金时代”。
一战后,西方对日本出口依赖降低,中国抵制日货,日本开始出现经济危机并开始衰退。后续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再次对外扩张,开始打算侵华。同时,日本人从小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并不断洗脑自己是高贵民族,为日后侵略中国、占领亚洲做准备。
二战开始,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中日战争。从占领东三省到登陆上海,制造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南京蒋介石派唐生智把守。但仍旧失守,原因:1)长官之间、士兵之间都是临时调拨,互不信任,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2)部分军队是由很多新兵或者上海战备疲惫的士兵组成,不宜再战;3)士兵来自各地方,临时组建,语言不通;4)蒋介石撤退时带走了高端通信设备,导致南京军队间通讯不畅;5)在快守不住时蒋介石秘密让唐生智撤退,但唐带领所有人撤退,但接送他们的工具有限,导致最终不战自溃。
投降的中国军人被捆绑杀掉,尸体染红长江,填平了好多个池塘、战壕、土坑等。军人强奸女人后杀掉或成为军妓,从4岁小孩到70岁老人都不放过。男人变成鸡,日本人开始在中国家庭内部逼迫他们搞乱伦表演。宝贵文物被偷走、偷不走的房屋建筑等被毁掉、大火持续数周,1/3地区和3/4商店烧成灰烬。拿中国人做生物实验、雇佣他们做奴隶工作、让中国人吸食鸦片后更方便控制。
日本为何如何痴迷于强奸?他们迷信强奸可以让他们在战争中表现的更勇敢,吃生殖器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成立了慰安所。
日本为何如此残忍?1)社会到道德规范不具有普适性,所有有些人还是野蛮人;2)通过小时候不断洗脑,内心对自己民族自视甚高的优越感和对天皇无脑崇拜,个人利益无关轻重;3)日本等级制度,让日本士兵屈服于军官之下,受到欺压,屠杀视为一种压力转移;4)日本军方通过泯灭人性军事训练让日本军缺乏人道精神,例如杀人比赛;5)对中国军队具有人数优势但却不战而降的鄙视感,因为对于日本人来讲,只有剖腹谢罪,没有投降;6)对自己曾经对中国军队的恐惧到现在懦弱现实的落差造成的羞愧感;
安全区的英雄:
西门子中国销售员德国人拉贝、金陵大学医院的外科医生美国人罗伯特·威尔逊、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的主任和院长美国人明妮·魏特琳救助遇中国人,安置在安全区,尽可能不受日本人杀戮。
这些英雄的后续:
拉贝:回德国后被盖世太保审查,禁止宣传日本恶行。后又因为他的纳粹身份在二战后被审判,最后由于他在中国的善意行动将他去纳粹化,但由于收入过低,生活入不敷出,但却收到了很多他帮助过的中国人的赠送食物。善有善报啊。
罗伯特·威尔逊:回美国后,不仅长期遭受癫痫和噩梦的折磨,还出现了早上视力模糊的麻烦,晚年疾病缠身。
明妮·魏特琳:离开南京回美国后,屠杀场面一致困扰着她。回美国一年后,她在家中用胶带封住门窗的缝隙,打开煤气自杀;
日本人的粉饰:
在屠杀期间,日本花钱收买媒体、散发和平假象传单、带领参观伪装好的南京城市、在南京拍摄假的和平视频传回国内。
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内容被删除,以被美国投原子弹“受害者”身份出现,不断教育日本青年错误的历史。而这种行为在德国属于违法。
到目前为止,日本人也没有以政府方式向中国道歉,更没有像德国一样赔款。
最终的审判:
对乙级和丙级战犯在南京被执行处决,但日本皇室被豁免,过着正常的生活。
有些罪犯在审判前得病去世,免遭处决。
各方沉默的真像:
美国:随着二战后冷战到来,美国帮助日本对抗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
新中国和台湾:新中国刚建国比较封闭,没有追讨补偿。中国妇女看重贞洁,失去贞洁会使他们更羞愧说出事情真相。台湾亲美,所以也没有主动索要。
日本:内部恐怖主义镇压,敢为正义发生的人有生命危险。
3、相关拓展:
日本文化——《菊与刀》 豆瓣评价:分/66493人评价
德国人拉贝记录下的真实南京大图书情况——《拉贝日记》 豆瓣评价:分/250人评价
张纯如母亲记录纯如36年短暂的一生——《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豆瓣评价:分/1651人评价
二战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生活——《安妮日记》 豆瓣评价:分/2508人评价
4、个人思考:
该书作者张纯如在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从日本皇族、日本军官和士兵、国民党政府和受害的中国人、安全区的外国人和其他国家,多方面将南京大屠杀发生背景、原因、过程、结果进行了阐述。为何使用这总写作手法?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由多面性构成的,涉及到事情中的人物也只能看到一面或几面,不能全面、客观叙述整个事情。这种从多角度、多人称审视整个事情的方式可以避免某一个角度的太过主观。就像《罗生门》电影拍摄手法一样,该电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
当我们要去研究一件事情,需要将相关方都要找到并且要通过换位思考方式去解读各方的阐述,综合以上阐述后去伪存真,最终给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解释。当然,这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解读。
还可以应用到,如果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会涉及多方人员,那也可以用换位思考角度去考虑如果做了,会给其他人员带来什么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如果我们想成事,要找到事情涉及的关键人物,以满足他们需求/利益方式思考如何做事情才能更方便行事。
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有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朝代的衰落往往伴随着旧统治者被推翻,新统治者建立的过程,和平交接少有。旧统治者有可能跑掉了,但大部分老百姓是跑不了,最终他们要为战乱买单。即使在和平时期,随着阶层的固化,老百姓又成为了新统治者剥削的对象,相当于换个国家打工而已,依然不轻松。作为整个社会分层中底层的人们,不到万不得已,依然在勉强承受,负重前行。所以古代的入仕、当今的考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破头都要进,因为可以改变身份。如果一不小心成为了统治阶级中金字塔尖的人物,那就要烧高香了。即使当不了,但也因为是统治阶层一员,依然具有凌驾于普通老百姓之上的权利。所以,我们该如何破局?
如果已经当了老百姓的我们,怎么办?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找一个对自己剥削最少、最稳定且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如果因各方面原因,找不到这样的地方,那就只能努力增加自己收入等各项资源或者让自己尽可能往上爬爬,增加自己抗风险能力。
未来有选择权可能不当老百姓的人们又要怎么办?不建议就一定考公,如果带着明确利益目的去考公,就更不赞同,因为你可能因此成为别人手中筹码。如果是想一心为民的话,那我举双手赞成。还是建议按照自己兴趣去选择。如果对啥都没有兴趣,可以尝试这个,毕竟有其特殊优势。
但无论如何选择,都要多读书,读书是目前在中国最廉价、最方便的方式有可能帮你跃迁的途径之一。
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次日本人要杀害一群投降军人和妇人上,在自己的同胞女性被日本人欺负的时候,有些女性在反抗,而其他围观的中国投降军人却原地不动,当时中国人比看守日军多很多,女性都知道反抗,为何投降军人麻木不仁不去反抗帮忙?
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人为是这样的,当没有希望的时候,人与禽兽无异,麻木不仁,没有感情。但只要有一点希望,人们都会奋力去拼搏,哪怕仅有一丝丝的微光。而希望又是谁给的呢?借用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不积极努力,就是死亡。积极努力,就有可能活下来,南京大屠杀中的“李秀英”与日本兵搏斗,37处刀伤,最终被救活了下来。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维克多·弗兰克也活了下来。那希望是什么?是命,是你给自己的第二次重生机会!所以,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想想有南京大屠杀难吗?有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生活难吗?再难的环境下都有人可以自我激励,给自己希望,那我们还应该轻易放弃,选择躺平吗?
想到南京安全区的外国人,他们像英雄一样保护中国人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人,拉贝。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德国纳粹人员,但依然在保护中国人。所以,纳粹都是坏人吗?你还愿意接收他吗?这个问题抽象出来就是,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你相悖,理念你不认可,但如果他真实的在帮助他人,你还会和他为敌吗?
我个人看法,现在世界的多样性导致到家精神世界异常丰富,没有哪个是唯一或正确,只要存在都有其合理的地方。而精神世界的存在是为了指导人的行为的,如果精神世界不同,而行为是有益的,那我可以接收。但如果精神世界相同,你觉得应该是朋友,但却往往做出伤害你的事情,你还会与他为友吗?我相信应该不会。所以,我人为,应该包容世界不同精神思想,如果行为都有益于人类,那当然可以共存;
5、内容摘抄:
乔治·桑塔亚纳的不朽警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一句话: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杀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