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多位长辈先后捐献遗体的消息引发关注。来自湖南长沙的徐是先生与世长辞后,家属按他生前遗愿捐献了遗体。其女儿徐蕊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徐是先生是族中的第7位遗体捐赠者。
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了两位患者
(相关资料图)
来自湖南长沙的徐是先生于今年4月为93岁的母亲王珏办理了遗体捐献,4个月后,徐是在外出途中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而他的女儿徐蕊则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效仿他为奶奶捐献遗体的做法,将父亲的遗体捐献给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当地眼科捐献登记处的杨女士表示,徐是先生除了捐献遗体外还捐献了眼角膜,并成功移植给了两位患者。
徐蕊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之所以决定将父亲的遗体捐献,一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二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做也是纪念父亲的一种方式。“家族中已先后有多位长辈进行了遗体捐献,我父亲是第7位,外曾祖父王文彬是家族中的第一位捐献者。”
“捐献遗体,也是贡献”
王文彬的孙女王一平女士介绍,爷爷王文彬和奶奶王慧中都曾是医务工作者,1982年两人一同立下遗嘱,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院。“在那个年代,多数人认为逝者应该入土为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当时爷爷奶奶就能有捐献遗体的想法,这令我十分敬佩。”王一平说。
1985年王文彬的遗体捐献给了安徽医学院,19年之后的2004年,王慧中病故,同样把遗体捐献给了医学院,完成了两人20年前的约定。
“我父亲王璜从小就受到了爷爷奶奶关于遗体捐献的教育,因此他对于遗体捐献也同样持支持态度,这也是他和爷爷奶奶的一个百年约定,而我的母亲胡菲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也支持捐献的做法。”王一平告诉北青报记者,2011年12月22日,母亲胡菲在80岁生日过后两天告别了病痛与世长辞,并将遗体捐献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院,2018年2月父亲王璜追随母亲,也当上了“大体老师”。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王璜生前的一次采访中,他表示一个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总得为别人想想,多少要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在离世之后捐献遗体,也是贡献,他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
“尽力完成长辈们的遗愿”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06年王一平的叔叔王琳去世后同样捐献了遗体,王琳妻子李淑祥曾表示,她也做了遗体捐献的登记。
王一平称,家中长辈为人处事总爱替他人着想,即使在离世后也想着捐献遗体做出最后的贡献,作为晚辈她们希望尽力完成长辈们的遗愿,最大限度孝顺他们。
王一平说:“遗体捐献的话题在我们家里稀疏平常,不像大多数人比较忌讳。我们家在饭桌上是可以谈生死的,因为家里有这个传统,没有惧怕。对于这次表哥徐是突发疾病离世,我们十分痛心,又一位亲人离开了我们,他捐献的眼角膜能够帮助到两位患者,令我们感到宽慰,觉得表哥是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上陪伴着我们。”
关键词: